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测试科技资讯平台!

首页>资讯速递>杂志社动态>《中国测试》 “生物安全测试”专题征文

《中国测试》 “生物安全测试”专题征文

2035    2023-08-01    发布者:中国测试杂志社    来源:中国测试杂志社

生物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包括新发突发传染病、新型生物技术误用和谬用、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重要遗传资源和基因数据流失、生物武器与生物恐怖主义威胁等。近年来,由生物安全引发的各类风险已渗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对国家核心利益产生重大影响。保障生物安全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现阶段人类应对自然病原及其他威胁的能力远不能满足生物安全的需求,生物安全的钥匙还没有掌握在人类手中,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也在不断迎接更大的挑战。病原微生物以及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是生命安全保障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生物测试技术日趋成熟,以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微电子技术、微量化学、微量机械、探测系统、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现代分子检测技术逐渐兴起,在保障生命安全方面成效显著。


《中国测试》一直致力于追踪计量测试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动测试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发挥期刊的学术引领作用,《中国测试》特定于10月推出“生物安全测试”专题。该专题将立足于生物测试领域,报道计量测试技术在生命安全保障中的前沿应用,围绕快速、便捷、准确、灵敏的测试技术与仪器展开研究与论述,推动生物测试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创新,探索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测试杂志社特邀:国际电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鞠熀先教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涛研究员共同担任专题特约主编,指导“生命安全测试”专题策划与组稿,诚邀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专家学者投稿,共同探讨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广泛交流,共促发展。


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研究内容:

对各类生物安全相关物质进行快速检测的相关方法与仪器,微生物的分离筛选与鉴定,生物标志物的快速检测,疾病的诊断,转基因检测以及细菌的耐药性分析等。


测试对象:

病原微生物、病毒、食源性病原菌、过敏原、生物标志物、癌症标志物、转基因、疾病诊断、细菌耐药性分析等。


研究手段与仪器方法:

生物传感器、生物成像技术、细胞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分子识别研究、基因检测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等。


论文要求:

研究性论文:引言应体现出文章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设计和方法叙述清楚,结果用图表的形式清晰详实地呈现,论据充分支撑全文的论点,结论表述简洁明确。


高质量综述性论文:围绕本专题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具备全面的陈述和深入的评论。

论文须为原创,并且在其他刊物上未发表过,字数以6000-8000为宜,来稿请用word版本。 


投稿方式:

登录本刊官网(www.chinamtt.cn)在线投稿,注册后按提示逐步操作完成,来稿请标注“生物安全测试专题”字样。


编辑部联系方式:

电话:028-84404872

    028-84406505

    028-84403677

邮箱:zgcsjs@163.com


专题特约主编简介——鞠熀先

鞠熀先教授,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电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986、1989、1992年分别获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6-1997年为Montreal大学博士后,1999年任教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年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05-2014年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负责人。

任多个国际期刊主编、副主编与编委,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电分析化学专家组主任、化学传感器专家组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21年全球顶尖前科学家名单前1050名(中国第61名),获美国化学会2022年度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杰出成就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0项、二等奖5项。论文822篇,授权专利42件,英文专著6部、中文专著教材7部。论文被SCI刊物他引>38000次,h-index 102 (GS h-index 111,引用>46000次)。


专题特约主编简介——姜涛

姜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防生物危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常委,北京预防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认可委员会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评审员。从事病毒致病机制及传染病防控相关基础研究工作,具体包括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监测、风险预警以及病毒致病机制和变异规律研究,先后牵头承担国家和军队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80多篇,专著4部。曾参与SARS冠状病毒、甲型H1N1大流行、西非埃博拉、新型冠状病毒等一线防控。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或来自其他发布者(非中国测试杂志社)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